首页 > 中国高端品牌网 > 领域 > 内容页

晚潮|下管的色彩

2023-08-17 13:32:20 来源:潮新闻客户端

潮新闻客户端 胡圣宇

四明山像极了一群狂奔而来的烈马,在这里勒住了缰绳,伏在溪中饮水。管溪,从崇山峻岭间流淌而出,在五经牌坊边减缓脚步。沿着山麓,弯成一个弧形后,如一匹铺展的绸带缓缓向前淌去。这里四面环山,千百年来,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享受的是一种闲散自在,一份安逸宁静,仿佛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。


(资料图片)

这是浙东四明山下的一个古镇,上虞区下管镇。我行走在古镇,用我的双眼,用我的心灵,捕捉着古镇的色彩。

摄影:阮佳波

管溪两岸,远山近岭都是郁郁葱葱。丰腴的竹林从山顶浩浩荡荡地直奔山脚,将我淹没在绿色的波涛中。茶园,顺着山坡伸展开来,几场春雨,唤醒了沉睡的茶树,嫩芽齐刷刷地冒出来了。

据下管徐氏族谱记载,南宋末年,始祖徐桂岩,自奉化白岩迁来定居,筑馆于上管村下,故名下管。他们垦山拓荒,兴修水利,兴办教育,年复一年,使之发展成为虞南一带的名门望族。

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及人为破坏,葱茏的山峦,一度植被锐减,水土流失严重,“荒山无树鸟无窝”的荒凉景象,曾是下管穷山恶水的真实写照。有一年,乡贤徐懋庸回到下管,站在管溪边远眺群山,看到满目疮痍、灾害频繁,满腹惆怅地说了四个字“山光水浅”。

下管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阵痛,接受了一次荡涤思想的洗礼,打响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,从无节制的掠夺到全方位复绿。村民不再盲目砍伐,植被逐步恢复。如今青翠连绵的山峦,就像披上了浓绿的盛装,勃勃生机在无边无垠的绿色中呼之欲出。

这里的村庄,绿得恬静沉静,是让城里人既羡慕又向往的绿色家园。联新桥村,民居白墙黛瓦,错落有致。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,静静坐落在管溪旁,掩映在绿树丛中。这是集文化活动、党建展示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,是村里的地标中心,绿色心脏。漫步村里,两岸绿树成荫,到处充满了静谧的绿意。

摄影:朱小渔

入夜时分,古道边的水塘中,那富有弹性的鸣叫声,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分外摄人心魄。这一刻,聆听这样的蛙鸣声,分明能感受到那池塘是绿的,甚至连青蛙的叫声和若即若离漂浮在池塘周围的气息,也是绿盈盈的。

当我拐入弄堂,倏地扑来另一个世界。错综复杂的弄堂,就像一个谜宫。下管素有“弄堂九十九”的说法。弄堂十分幽静,似乎被世人遗忘在一旁,一座座房子慢慢地在风雨中老去。墙面斑斑驳驳,岁月的风霜雨雪都刻在了这里。如果要给下管的弄堂选一种颜色,那应该是灰,深深浅浅的灰,那是岁月风雨里慢慢沉淀下来的稳重。

摄影:朱小渔

在下管漫步,不宜阔步,不宜喧哗。千年古道边,静静地注视五经牌坊,就像注视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,一件粗布衣穿了数百年,一件灰色裤穿了数百年。然而正是这数百年不变的颜色,才积淀了下管的耕读文化。

摄影:朱小渔

相传明朝中叶,为旌表下管乡贤徐子宜教育上的卓越功勋,皇帝下诏建造五经牌坊,在三尺禁地内“文官下轿,武官下马”。

五经牌坊建起后,徐氏宗族作出一个重大决策,凡以五经取科第者,次第列名刻于五经牌坊之上,以表彰学有所成志士贤人,激励后辈奋发向上。下管果然科名鹊起,明清之际,科第蝉联,代有名人。

五经牌坊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下管人,成为下管山民巍峨的精神高塔。如果说燕山是下管的筋骨,管溪是流淌的血液,那么五经牌坊就是下管的灵魂。

下管,这一充满阳刚之气的腹地,沉默无语的大山哺育了一代代下管山民。他们从小受山的熏陶,性格如管溪巨石之坚硬,品质如燕山松树之刚直。下管人是耿直硬气的,他们本色做人,不逢场作戏,不阿谀逢迎,为旧时代官场、学社带去了一泓激浊扬清的涓涓细流。

徐懋庸是一个从下管大山走出的铮铮硬汉,他的身上印痕了山民的性格,富有耿直感。这种耿直的个性注定了徐懋庸坎坷的人生。

1933年初,年仅22岁的徐懋庸以他犀利的笔锋,独特风格的杂文蜚声文坛,受到鲁迅先生的器重,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著名杂文作家之一。但在左联解散问题上,徐懋庸踏入了纷争的漩涡,阴影笼罩了他的一生。

临终前,徐懋庸觉得自己对党的忠诚是坚定不移的,甚至想到,待病情稍有好转,要用自己这支犀利的笔,当作解剖刀,把自己的胸膛剖开,把心脏赤裸裸地放在大家面前,来表达对党的一片赤诚。徐懋庸是燕山管溪的结晶,执拗率真、没有城府的性格所构筑的灵魂,发出的金声铁音,铮铮声响,宛若惊雷。

耿直刚强、本色做人,是下管人的重要性格特征,在五经牌坊下经代代流传积淀,成了人们崇尚的道德风范,并成为正直者可贵的人格精神支柱。

下管,与浙东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梁弄紧紧相依。在那个红色的年代,这里也曾有着沸腾的鲜红,留下过战斗的印迹。

幽静的燕山,至今回荡着激情饱满、慷慨激昂的声音。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徐用宾、徐镜渠在下管创办文学刊物《管溪声》,他们在乡间兴办平民夜校,对农民进行文化和思想教育。在新思潮的影响下,下管等地的贫苦百姓挺起腰杆,大声疾呼,要求政治平等、文化平等,点燃下管人民革命火种。

摄影:阮佳波

历史不会忘记,新四军司令员何克希为了能联合抗日力量,在下管红岙,与国军部队88团田岫山和89团张俊升进行了一次谈判。当时气氛十分紧张,三支部队荷枪实弹对峙了整整一夜。最后化干戈为玉帛,达成了互不侵犯、团结抗日的协议。

但是,田岫山反复无常,不久就撕毁协议,率部打进浙东纵队游击根据地,枪杀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和无辜群众。1945年5月,讨田战役打响。下管民兵切断了敌人的电话线,炸毁下管周边的5个碉堡。下管成为了许岙战役的后方基地,开设后方医院,提供物质补给,为前方的战斗提供良好的保障。

在下管檀燕山小学,新四军开设浙东鲁迅学院,举办了两期培训班。先进青年,怀揣着革命热情和斗争理想涌向下管。学员们排演文艺节目,到下管附近村里和陈溪的背向、小陈等村,向群众宣传抗日。那动人的旋律响彻静谧的大山,现在听起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。

下管,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,留下了一抹抹鲜艳的红色。

如今太平盛世,百姓安居乐业,这里俨然是世外桃源。五六个老人坐在溪边,泡一壶茶,点一根烟,悠然自得坐在竹椅上,闲聊着家常,从他们的神情中,就能感受到淡泊恬然和随遇而安。

管溪的春天很是热闹,红色的杜鹃,白色的蔷薇,紫色的桐花,一朵朵,一串串,团团相依,簇簇拥抱,正在竞相开放。白鹭,管溪的精灵,时而掠水嬉戏,时而展翅翩飞。风起时,我分不清湛蓝的天空上,飘动的是白云,还是万千白鹭。

正是江南的笋季,房前屋后,农家小院,甚至道路两旁,一竹匾一竹匾的笋煮干菜在阳光下摆开阵势。一时间,空气里弥漫着春笋和芥菜在阳光下被蒸发水分以后的浓郁味道。

摄影:朱小渔

下管,正绽放着千年的美丽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纷至沓来。下管镇“山货节”上,土猪肉、土鸡蛋、野生蜂蜜等农特产品成了风头无二的“抢手货”。搡年糕、剪纸、编草鞋等民俗体验展区前,聚集了大批市民和游客。

联新桥村党总支书记徐永昊告诉我,联新桥村地处下管的“桥头堡”,但由于各种因素,以前没能留住游客的脚步。现在通过治山理水,依托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,村里的颜值提升了,美丽乡村有了亮点。山青了,水绿了,管溪两岸还建设了景观设施,建成了区级精品示范村及省级3A景区村。

摄影:阮佳波

蓝天白云,远山如黛。下管人民正在绘制一幅蓝图,他们以红色文化为抓手,打造耕读文化、知青文化、山货文化、孝德文化、民俗文化和休闲文化等“七彩文化”,使下管文化独具特色,用全域旅游的理念,把“七彩文化”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。他们要以下管的文化魅力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。

这时,我分明看到了一道美丽的七彩霓虹,正灿然飘扬在虞南山区,那般鲜艳,那般多彩,就像织绣在丝缎上的七彩云霞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