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新京报讯(记者戴轩)夏季是肠道病毒流行季节,部分孩子感染后可能出现心肌炎。近日,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,就儿童病毒感染后出现心肌炎的相关问题进行释疑。
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瑶介绍,从今年初开始,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门诊量居高不下,孩子们也经历了三年来比较频繁的病毒感染的考验,许多孩子半年来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,感染后表现出乏力、胸闷、胸痛、心悸等症状,甚至个别孩子还突然出现了心衰、严重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。
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心血管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,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部或弥漫性炎症性损伤。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,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组、埃可病毒、腺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EB病毒、人单纯疱疹病毒6型、人免疫缺陷病毒、甲型流感病毒、细小病毒B19等,包括近年流行的新冠病毒也会引起心肌炎,但其发生率远远低于肠道病毒。
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2~4周,病毒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,一是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,二是病毒感染后激发的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。
大部分儿童患者的心肌炎都是轻型的,经过及时的发现、好好的休息、规范的营养心肌治疗完全可以康复。心肌炎急性期是半年,轻型患者一般在3个月后经运动试验评估无异常,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了,这部分家长不必过于焦虑。但是,如果孩子起病就非常严重,比如说有心衰、休克、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,就属于中重型心肌炎,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,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,还会加用免疫调节治疗、血管活性药物,甚至安装起搏器、ECMO等,恢复体育活动的时间要在半年以后。
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重型心肌炎或者说暴发性心肌炎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,近3年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%,死亡率为0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孩子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后,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、活动量、脸色等,如果存在明显乏力、精神差、面色苍白、多汗等症状,且摸脉搏发现不规律、心率过快或过慢时,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心肌损伤。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确保孩子营养均衡,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,增加体质;同时,家里记得多通风,以此减少感染的机会,患病的风险自然就会减少。
编辑 陈静
校对 张彦君